10月27日,深圳發布2022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計劃,共涉及7宗居住用地,總建筑面積約101.21萬平方米,掛牌起始總價100.08億元,將于11月25日掛牌出讓。
第四批次掛牌出讓的7宗地塊中,有四宗地塊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其余三宗地塊為出售型安居型商品房用地或安置用地,此批次供地沒有租賃性質的用地。供地方式依舊采取“三限、雙競加搖號”的規則掛牌出讓。
“本批次有多宗用地涉及建設安居型商品房,顯著增加了安居型商品房供應量。”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稱。
從地塊區域分布來看,7宗地塊中,3宗位于龍崗區、其余4宗分別位于龍華區、光明區、寶安區、深汕特別合作區。
掛牌地塊中,掛牌價最高的為龍崗區坪地街道地塊,起始價39.63億元,土地面積為13.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38萬平方米,最高限價45.57億元;其次為光明區鳳凰街道地塊,起始價31.62億元,土地面積28564.79平方米,最高限價36.36億元,競買保證金15.81億元,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道路用地。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與前幾輪供地相比,第四批次供地最大的不同就是暫停了自持和無償移交公共住房或設施,暫停了競配建。此外,為給開發商創造良好的利潤空間預期,普通商品住房最高限價也有所上升。
究其初衷,李宇嘉表示,一方面是能降低開發商拿地的成本,提高周轉效率;另一方面也是為提升開發商拿地積極性。
“此次掛出地塊價格限制均不包含室內裝修的價格,且對平均銷售價格和最高銷售價格分別做出限制,這些靈活的舉措,給開發商的定價策略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開發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產品定位,做差異化的裝修設計,以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李宇嘉稱。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今年將集中供地次數由三輪改為四輪。李宇嘉認為,第四次集中供地,堅持了“小步快跑、多批次供地”的模式,以應對當前土地市場整體疲弱的形勢。
深圳已于今年4月、8月及9月集中出讓了三批次用地,分別攬金193.3億元、339億元、106億元。若第四批次供地成功出讓,全年出讓金額有望突破738億元。
雖然深圳2022年集中供地次數較2021年多,但由于出讓規模等原因,土地出讓金額難及2021年。
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共有三次集中供地,全年宅地攬金959.37億元。其中,首次集中供地收獲138億元、第二次集中供地獲得453億元,第三次集中供地吸金368.37億元。
資訊編輯:汪華 021-26093067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